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从美国信息素养谈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单位:张进良1 张克敏1 何高大2时间:2003-12-04浏览次数:
    随着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社会的到来,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信息化社会对人的挑战表现为对人的综合能力的挑战,而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中人的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社会,国民是否具备相当的信息素养和掌握足够的信息技术,已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信息素养已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更是学习化社会“学会学习”及终身学习的必备素质。目前,信息素养的培养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课题!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和社会的接班人,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网络化、虚拟化对他们进行信息素养培养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美国信息素养的发展及现状

信息素养的概念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提出,主要包括文化素养(知识层面)、信息意识(意识层面)和信息技能(技术层面)三个方面。1983年,美国科学家霍顿(Horton)认为教育部门应开设信息素养课程。1987年,信息学专家Patrieia.Breivik将信息素养概括为一种了解提供信息的系统,并能鉴别信息的价值,选择获取信息的最佳渠道,掌握获取和存储信息的基本技能,如数据库、电子表格软件、文字处理软件。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理事会就信息素养问题在其总结报告中,把信息素养界定为四个方面:需要信息时具有确认信息、寻找信息、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要信息的能力。1990年,美国成立了由75个教育部门组成的名为信息素养论坛(the National Forum on Information Literacy,简称NFIL)的组织,其宗旨为:提高全球和全美的信息素养意识,鼓励各种获得信息素养活动的开展。1992年,美国图书馆协会给信息素养下了定义:信息素养是人能够判断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能够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的能力。

1998年,全美图书馆协会(AASL)与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在其出版物《信息能力:创建学习的伙伴》中制定了中学生九大信息素养标准:一、能够有效且高效地获取信息;二、能够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三、能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四、能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五、能欣赏作品和其他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内容;六、能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作到最好;七、能认识信息对信息化社会的重要性;八、能履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九、能积极参与活动来探求和创建信息。

2001118日,美国高等教育研究协会(ACRL)在德克萨斯州召开了全美图书协会仲东会议,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e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其包括五大标准分为22项执行标准和若干个子项:

标准一: 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能决定所需要信息的种类和程度。

标准二: 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能有效而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

标准三: 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能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及其来源,并能把所遴选出的信息与原有知识背景和评价系统结合起来。

标准四: 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无论是个体还是团体一员,能有效地利用信息达到某一特定目的。

标准五: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能懂得有关信息技术的使用所产生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并能在获取和使用信息中遵守公德和法律。

不同时期的人们对信息素养赋予了不同的名称和含义,如“计算机素养(Computer Literacy)”、“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媒体素养(Media Literacy)”、“信息能力(Information competence)”等,现在还有学者提出:“数字素养(Digital Literacy)”、“网络素养(Internet Literacy)”、“电子素养(Electronic Literacy)”等相关术语。可见信息素养是一个含义非常广泛而不断变化发展的综合性概念。信息素养不仅包括熟练运用当代信息技术获取、识别、加工、传递和创造信息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当代信息技术所创造的新环境中独立学习的能力及创新意识、批判精神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从美国信息素养的发展来看,美国在信息素养教育方面更注重人文和社会因素,以信息获取和信息组织为基础,以社会道德、法律意识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为核心。这方面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二、中国信息素养的研究状况

 

中国有其独特的国情和教育现状,我们不能完全照搬美国的信息素养培养模式和方法。近几年我国对信息素养的讨论和研究非常活跃。最有代表性成果的是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系的王吉庆教授19997月出版的《信息素养论》一书。这本书的出版,对我国信息素养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也增强了国内有关知识分子信息素养的意识。

江西师范大学教学论研究中心主任钟志贤教授提出我国信息素养主要表现为以下八方面的能力:运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生成信息;创造信息;发挥信息效益;信息协作;信息免疫。

2000年我国中小学全面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对我国21世纪学生提出以下6个方面的“信息素养”教育和培养目标:①信息获取能力;②信息分析能力;③信息加工能力;④信息创新能力;⑤信息利用能力;⑥协作意识和信息的交流能力。

有关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研究有:上海市敬业中学承担名为《信息素养教育的探求与实践》和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所所长桑新民教授承担名为《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等课题。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和文献检索课,但高校学生的信息素养普遍较低,具体表现在:一、信息意识淡薄。学生的信息源主要还是来自课堂,很多学生除了写毕业论文,平时一般不会就某个研究目的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有的学生根本没有利用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的意识。二、信息能力较差。许多学生不懂得使用图书分类方法,不会利用网络信息检索和光盘检索工具获取信息。三、信息道德有待于提高。在不少高校的机房中一些学生大搞恶作剧,擅自改变计算机设置,甚至删除软件,自设密码,将别人的程序、资料弄得面目全非,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和实验工作。20028,我们对湖南省湘潭市4所高校820名大学生作了问卷调查,在回答题为“你上网的目的”多项选择题时,收发Email的占73.8%,寻找资料的只占44.5%,聊天的占71.3%,娱乐的占40.5%。由此可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努力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已迫在眉睫!然而,大部分高校对于信息素养教育还仅仅局限在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文献检索课和怎样利用图书馆等的专题讲座这样狭窄的纯技术性范畴内,根本谈不上开展信息素养的教育活动。

 

三、对我国大学生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建议

 

我们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02115日发布的最新《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011231日,中国上网用户已经达到3370万,面对滚滚而来的信息洪流,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已势在必行。中国加入WTO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专家提出,入世以后,中国教育部门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加强对国民社会责任感、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美国高等教育研究协会(ACRL2001年提出的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中,在标准二和标准五中分别强调了大学生高效地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懂得有关信息技术使用中所产生的经济、法律和社会经济问题,并能在获取和使用信息中遵守公德和法律。我国几乎所有大学都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必修课,对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非常重视。但是,计算机文化基础只讲授对计算机的认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和简单的编程能力等方面的知识,这只处于信息技能层次。目前,我国还没有一所高校专门开设有关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课程,笔者认为高校应该提倡开设信息素养课程和开展各种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活动。具体建议如下:

(一)构建我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

从国外大学信息素养教育情况来看,如澳大利亚的格里菲斯大学有自己的信息素养标准,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大学,纽约州立大学、佛罗里达大学等都有自己的信息素养标准。最详细的是美国高等教育研究协会(ACRL)在20011月制定并通过的“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我国目前还没有一所大学制定自己的信息素养标准,笔者建议,教育部应组织一批专家,根据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特色,展开讨论,很有必要制定我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

(二)增开信息素养系列公共必修课

目前中国高校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而且要求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毕业之前要通过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但这只是信息素养教育的一个方面:技术层面。许多大学生虽然通过了计算机等级考试,但对计算机还是很陌生,不会应用网络信息检索工具获取信息,也没有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意识!所以,首先,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要重新调整,注重科技与人文并重的理念,加强对大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培养的力度,适当调整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方式和内容。其次,在高校增开信息素养导论和网络信息检索两门公共必修课。《信息素养导论》主要教学目标为:了解信息素养的内涵;掌握信息素养培养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大学生信息意识、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网络信息检索》主要教学目标为: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掌握利用网络信息检索获取信息的方法。

(三)营造丰富多样的、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的环境

1.构建新型数字化图书馆,使之成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场所。中国高校的图书馆已经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发展力度不够。应改变传统的“三室一库”(书库、外借室、阅览室、资料室)的闭架服务格局,新建视听阅览室、电子信息资料室、光盘检索室和Internet资源检索室等新型全方位开放的服务格局。

2.网络中心、计算机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校园电视台应相互协调、资源优化,为学生提供获取信息的广阔场所和多种途径。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影视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的网络中心、计算机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校园电视台在功能方面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网络中心应该为学生提供安全、畅通、优化、多样化的网络服务,能保障学生随时随地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并学习。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将光纤铺入学生宿舍。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任务是加快全校教育信息化步伐,改变教师和学生的传统教育观念,带动全校师生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和学习,使高校校园真正成为一个信息素养培养的良好环境。校园电视台应发挥其独特的媒体优势,把精彩的电视节目和重要的时事节目即时播放,使学生能在学习之余了解国内外要事要闻。培养大学生爱国精神,加强大学生伦理道德、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教育。开办大学生电视节目,尽可能多地让大学生参与电视台新闻节目的拍摄、编制,加强他们的时政意识。

3.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各种各样功能齐全的多媒体网络教室,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学生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上课也是一种信息素养教育的方式。多媒体教学图、文、声并茂,不仅能增强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而且能提高大学生的信息意识。

4.动员社会营造一个安全的学校周边环境,规范网络行为,净化网络环境,加强学校周边网吧的安全管理。

(四)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各门课程中,把信息素养的培养纳入到各门课程的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中。

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已是全球性的运动,荷兰从90年代开始,在中学开设了信息与计算机的相关课程;英国在80年代进行了三次研究,讨论如何进行用户信息技能训练;澳大利亚在1992年召开了有关信息素养教育的全国会议。美国课程管理协会通过了一项决议:信息素养,作为有效地确定、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能够使人类在全球信息社会中充分利用存在的各种机会。信息素养应是学生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一部分。该协会要求学校、学院和大学将信息素养内容结合到学校教育的教学大纲之中。

信息素养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信息素养教育包括伦理道德、技术、人文三个要素,是一种综合性教育。进行信息素养教育不能只在计算机学科教学中实施,而应该渗透到各门课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计算机教育管理的应用中。信息素养的最低层次是信息技能,即对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可以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认知工具、多学科渗透的渠道整合到每一门学科教育中。大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信息技能。举办学科教师信息素养培训班,提高高校学科教师信息素养能力。教育发展已趋向网络化、虚拟化、数字化,每个学科都在建设或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网络资源库或网站。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学,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收集、分析、评价与教学有关的信息,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追踪本学科发展的新趋势的能力,并将这些纳入到大学生本门课程的成绩当中。学生自主的研究性学习是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最佳方式,教师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开展不同层次的课题研究,把一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一小组承担一个子课题,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大学生的研究能力、信息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协作精神。目标驱动式教学方式,教师只给学生分配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任务,学生学习的方法和途径由学生自己选择、决定,这样极大地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实现了教育的个性化,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提高了自己的信息素养。

总之,信息素养不仅是一定阶段的培养目标,而且是每个信息社会成员终生追求的目标和基本生存能力。信息素养也是未来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我国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应借鉴2001年“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以信息技术教育为基础,以信息能力、信息伦理道德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在各门课程教学中注重大学生信息伦理道德、文化、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发展,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何高大“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及其启示 [J] 现代教育技术 2002(3)

[2] 王吉庆.信息素养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3] 钟志贤.信息素养:培养你八大能力[N].中国教育报.2001年3月1日

[4] 敬业.信息素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全球教育展望 2001(5)

[5] 桑新民.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验研究阶段性总结报告[J]. 中国远程教育 2000(11)

 

[6]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教基 [2000]35 号

5.《王吉庆教授谈信息素养》,《网络科技时代杂志》第六期。

[7] http://www.aect.org

[8] http://cnets.iste.org/index3.html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教育系 411201)

A Discussion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in terms of  USA Information Literacy.

 

……………………………………ZHANG Jin-liang ZHANG Ke-min HE Gao-da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