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对深化教育改革的启示
单位:张合斌时间:2003-11-08浏览次数:

一、引言
    教育设计最初显绩于军事与工业培训领域中,引入教学活动中后,在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中发展,它以实现教育学的最优化为目的,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使学习者处于教与学最优势地位,它的基础理论的发展,设计模式的发展无不源于教与学实践的启发又促进教与学实践深入发展。本文从其应用性学科特点出发,紧紧围绕对教与学过程的研究,综述其各个发展阶段的成果,探讨其对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启示。
二、教学设计的发展——从ID到I&LD
近二三十年来,特别是80年代以来,ID理论(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ID,即教学设计理论)的研究已有很大的进展,据安德鲁斯(Andrew)和古德森(Goodson)在1980年的统计,当时见诸文献的ID模型只有40多个,到了1991年增至数百个,认真总结多年来国外教学设计领域的研究,尽管名目繁多,但从其理论基础来看,是以“教”为中心的ID理论和以“学”为中心的ID理论的发展。
(一)、以“教”为中心的ID理论新发展
     从60年代后期开始逐步发展的ID理论绝大部分是以“教”为中心,即面向教师的“教”,其基本内容是研究如何利用教学理论,帮助教师备课、教课,很少考虑学生学的问题。以“教”为中心的ID理论是目前的主流,经过近20年深入研究发展,已形成一整套比较完整,严密理论体系,而且可操作性强。其优点在于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按教学目标组织教学,不足之处是处于此理论中的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很大的限制,难以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其理论基础是有四个部分组成,即系统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由于任何教学目的都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学习理论是其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四种理论中,除学习理论外,其他三种理论的研究内容和理论体系近30年发展相对稳定,对ID发展影响比较稳定,唯有学习理论50年代已来,历经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不同发展阶段,对ID理论产生显著的影响。早期ID理论在学习理论方面主要是基于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形成的“刺激-反应”联结,这就是行为主义的联结学习理论或刺激-反应(S-R)理论,其强调外部刺激的作用,可通过“行为目标检查”,“控制学习效果”等,其在简单的操作性练习方面,技能训练方面收效甚大,风靡于50年代,对早期ID理论有很大影响,但由于其只强调外部刺激而忽视了学习的内部心理机制,对复杂认知过程的解释无能为力,随后产生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学习的内在心理机制,弥补了行为主义的不足,但其却忽视外在刺激的作用,在人本主义的思潮的影响下,罗伯特.加涅吸收二者之长,提出折衷的观点,即“联结-认知”学习理论,其主张既重“外部刺激”又重“内部心理”。目前,流行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绝大部分以此为理论基础。
ID1与ID2
传统的ID(以“教”为中心的)发展确实经历过两代,而且每代都有自己鲜明的标志,ID1的主要标志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ID2 的主要标志:“联结-认知”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学习理论是其分代的原则。
ID1代表模型是肯普模型。如下图所示:
其特点是:在教学设计中强调4个基本要素((3)、(5)、(7)、(9)),着重解决3个问题((1).学生必须学习到什么(2).为达到预期目标如何教学(3).如何检查和评定预期教学效果),适当安排10个环节(如图示(1)、(2)、.....、(10))。各环节围绕(1)进行设计,这是其出发点和归宿,设计可以从任一环节开始,“评价”和“修改”贯穿教学设计始终。优点在于便于学科教师灵活操作,不足在于对教学活动,“形成性评价”和“修改”的说明不够详细。
ID2的代表模型是史密斯-雷根模型,它由P.l.Smith 和T.J.Ragan1993年发表在二人合著的《教学设计》一书中,在“狄克-克瑞”模型的基础上,吸收了加涅的“联结-认知”学习理论发展起来的,
与“狄克-克瑞”模型比较,其主要特点是:(1)模块更具体化,内容更充实,结构更合理(2)策略的设计更具体(3)“修改教学“在“形成性评价”之后,模型更科学。
ID2与ID1比较,最突出的是指出应进行三类教学策略设计,且重点在教学组织策略的设计,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其各个方面均有成熟的理论为其作指导(联结-认知理论、宏策略-细化理论ET、微策略-成分显示理论CDT).教学设计是对教学活动进程的设计,即“教学模式”的设计,然而教学活动进程是动态的,教学设计是静态的,静态的设计无法真实地反映动态的教学过程,ID1与ID2都忽视了这一点,但这是教学设计最为关键的一点,所以静态的设计是ID理论与实践的最大的缺陷。
我国ID学者在广泛吸收国外ID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国情进行实践研究,对ID2进行扩展,在“策略设计”结束的位置加入“教学模式设计”,作为整个“策略设计”的最终结果,这样在理论上更完整,也比较符合教学的动态特性,在实践中可操作性强,便于推广应用。
(二)、以“学”为中心的ID理论新发展
    在研究信息加工理论和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形成了崭新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主张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成为学生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指导者。以“学”为中心的ID理论在顺应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上述要求而提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成为其理论基础。
90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和Internet应用的迅速发展为以“学”为中心的ID理论的理论与实践发展提供丰富而广阔的天地。其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关于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关于自主学习的设计,前者是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来帮助和促进学生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学习的外因,后者是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激励认知主体,使其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充分的发挥好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学习的内因。二者内容不同,但目标一致,是为更有效的促进学习者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使学习者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从而充分的体现学习者认知主体作用。
不足在于:忽视教师的作用,过分依赖于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成本大幅度的提高。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种不良偏向:忽视教学目标的分析、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忽视自主学习的设计、忽视教学模式的设计。
(三)、双主教学设计模式
无论是ID1还是ID2均是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完全围绕如何帮助教师的“教”而展开,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为“学”中心的教学设计,无论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还是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都是完全围绕“学习者”如何主动进行意义建构而进行。两种教学设计理论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其优势刚好可以互补,二者结合起来就可以建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有充分体现学习者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设计模式,即所谓的“双主教学设计模式”。双主教学设计模式介于以“教”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模式之间,其主要是在保留“传递-接受”式教学活动进程的基础上,加以改造,积极利用以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在人-机、人-人交互中让学生更多的主动思考,探索,发现,形成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整个进程中教师是组织者,管理者,支持者,指导者,学生处于“传递-接受”状态,更多的是自主完成。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的李克东教授,谢幼如副教授等合作开展的“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几何画板”革新数学教学试验等一些教学改革试验,从实践的角度证明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三、对教学设计的发展的思考
如果把教师和学生参与教与学全过程的方式分为显性参与和隐性参与两种,所谓显性参与是直接参与,以可见的实体参与,所谓隐性参与是间接参与,以不可见的实体参与。在教学设计一般模式的七个要素中,(1)、(2)、(3)、(4)中皆冠以“学习…”,这四者与学习者有关,学习者或学生(严格的来说学生是特殊的学习者,不等于学习者)在这四个环节中是研究或作用的对象,与其相关的因素参与了设计,间接参与,隐性参与,教师则是设计过程的操作者,直面设计,直接参与,显性参与;(5)、(6)、(7)皆冠以“教学…”,与教师有关,教师是作用者,显性参与,学生是作用的对象,隐性参与。“修改”隐含了试用,反馈,修订等的环节,教师和学生都完全的,直接的参与,显性参与。----可见,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或者教育过程中,所有的因素不是与教师有关就是与学生有关,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不教”,为了更好的“学”和“学”的效率的提高,或者可以这么说:教育的过程是由多个直接或间接的学习的过程和多个直接或间接的教学过程组成,教育过程的本质是“教”和“学”两个层面的融合或综合,教育不仅仅是教学,教学仅仅是教育的一个层面。
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从“教”到“学”,再到“教”与“学”并重,无论是以为“教”为中心的ID1与ID2还是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模式,抑或是“双主教学模式”,抽其本质:都是教和学两个层面的融合或综合,区别在于对“教”和“学”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融合程度的差别。教学设计的发展应是由ID到I&LD(Instructional&learning Design),尽管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层面,但统一于教育的各个环节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可以从两个层面对其进行研究,开发,但实践中要统一起来,分是相对的,合是绝对的。
从以上可以看出;教育的改革可从“教学”和“学习”两个层面上改革,关键在于研究教师,学生(学习者),教学(学习)内容,教学媒体在这两个层面中的相对地位,相互关系,活动规律等。教育是动态的,综合的,因此两个层面的改革可以进行相关,相对分离的研究,但要综合到教育实践中,加以检验和修正。
四、对教育改革的启示
教育的最终目的可以归结到人的培养上,完整的或完善的人的培养,途经是通过受他人教和自我学习,在各方面的能力和各层次的意识得到提高,从而实现全体的发展和全面的发展,更好的生活和回报社会。教育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即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具体有两方面要求:一方面是对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对高尚品德的要求,其实质与“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如出一辙。因此,教育改革不仅仅是教学模式的创新,而且是新的教育思路的形成,新的教育思路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优化学习的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和建构新型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与学最优化。
可以用“学习改革”或“完善学习”替代“优化学习的过程,提高学习效率”。结合时代的特点,笔者认为“学习的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理论方面要重视对学习理论和学习者认知发展各阶段特点的研究,实践方面对教师来说要重视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和学习方法的传授,因材施教,授人以渔,对学习者来说,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努力;(1)重视学习技能的培养。信息社会的学习技能实质上是信息的技能,包括信息获取(信息的发现、信息的检索、信息的选择)、信息分析(信息的分类、信息的综合、信息的查错、信息的评价)、信息加工(信息的组织与表达、信息的存储与变换、信息的控制与传播)。(2)更新学习观念。把学习看成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处处留心皆学问”,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生命不息,学习不止。(3)完善学习方法。改变传统的机械式的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尤其要进行研究性学习,结合各学科的学习规律与自己的学习风格,进一步完善学习方法。(4)改进学习策略。主要包括对学习目标的确定、已知知识的运用、可选方法的考虑、实施计划的设计、新情况的策略调整等,以及注意策略、组织策略、精制策略、编码策略、问题解决策略等。(5)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含学会预习、学会听课、学会复习、学会作业、学会考试等。学习的改革是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改革,教师起组织、实施、引导等辅助作用,学习改革不尽以上几个方面,与学习(者)有关的因素,均是要考虑的。其有效的实施将有助于教学改革深入开展,教育思想与体制的变革,是教育改革的关键之所在,基础之所在,目的之所在(“教”是为了“学”,为了学习者)。
教学的改革,关键是建构新型的教学模式,使静态教学模式动态化,符合于动态的教学过程。所谓的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必然触动教学思想、教育观念、教与学理论的等根本性问题,是深层次的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集体授课模式,以苏联凯罗夫的“五段教学”为基础,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控制,但忽视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因此,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抓起:(1)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作指导。主要是素质教育理念统摄的教育思想,重点在探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2)真正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优势。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为学习主体创造利于发挥创造潜力的教与学环境。(3)转变教学过程要素的关系。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地位的转变、教学内容的转变、教学媒体作用的转变。(4)改变教学进程的结构。由以教师为中心的逻辑讲解传授式的进程转变为探索发现式进程,转变为自主学习、协商讨论、意义建构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5)完善教学设计。建构新型教学模式,主要是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基于创造教育的教学设计模式的设计,应注意:保证学生参与和学生自主学习、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进行探究、保证资源提供、组织协作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语言和文字的表达和意义建构等。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具体之所在、内容之所在、力量之所在,是保证教育改革横向拓展和纵向深入的关键,保证学习改革成果有效运用的关键,是教育改革中最直接,最复杂的环节。
五、小结
教育在两个层面的改革中,学习的改革总是容易被忽视,原因在于对学习或者学生主体地位认识不清造成,而对教学改革常常认为是教育改革的全部,然而,教学的改革也因头痛医脚,抓不住关键所在,原因在于对教学过程,认知规律,教学模式认识不够深入。二者的最终的目的是实现人才的优良培养,在具体实践中融合在一起,在充分考虑其相关性的同时,切不可忽视其差异,学习与教学是不同的概念,且侧重点不同,“学”是一个认知过程,而“教”是影响和促进“学”外部条件,“认知过程”不完全同于哲学上的“认识过程”,有自己的特殊规律。
教学设计,也可以说教育技术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解决教与学的问题,对教与学过程进行设计。目前来说,侧重于“教”的研究,在未来的发展中,必定是教与学并重,综合研究,ID也会演变为I&LD,这是ID发展的方向或趋势。
六、结束语
写作本文是笔者对ID理论思考的一些体会,ID的迅速发展得益于其起源于实践又不断的应用,完善于实践;教育改革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抑或其子层次的改革也是一个浩瀚繁杂的工程,各式各样的问题不是一一可以尽述的,只能不断的探索,研究,总结,寻找其规律,少走弯路;目前,加强对学习理论研究、媒体应用与评价理论的研究、教学成果评价理论研究将对教育改革的有效实施,深入进行及最终成功有重要意义。
━━━━━━━━━━━━ 
参考文献:
[1]乌美娜 .《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何克抗 . “从信息时代的教育与培训看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上)[J]”.《中国电化教育》,1998,(10).
[3]何克抗 . “从信息时代的教育与培训看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中)[J]”.《中国电化教育》,1998,(11) .
[4]何克抗 . “从信息时代的教育与培训看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下)[J]”.《中国电化教育》,1998,(12). 
[5]何克抗 . “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关于ME命题的论证(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9,(1).
[6]何克抗 . “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关于ME命题的论证(下)[J]”.《电化教育研究》,1999,(2).
[7]桑新民 . 《步入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