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浅探
单位:杨恒时间:2003-11-08浏览次数:
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浅探

杨恒  河南师范大学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教育技术系

【摘 要】本文介绍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探讨了基于建构主义下多媒体网络教学应把握的三个关节点;并针对网络教学对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要求,提出了制作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几项原则,并对制作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双主模式  情境创设  协作学习  课件

引言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是当前计算机领域最热门的话题,并正在为人们展示着美好的应用前景。在教育领域,网络多媒体教学软件以其非凡的表现力,跨越时空的能力,为教育注入了无穷的活力。以现代学习理论为指导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是教育技术学的核心内容。建构主义是现代学习理论历经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对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教学,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一、建构主义的概述
自90年代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悄然兴起。行为主义注重外部刺激的设计,认知主义着重知识结构的建立,建构主义则关心学习环境的设计。行为主义和部分认知主义基本上属于客观主义范畴,偏重于教师的教;而建构主义则是向客观主义相对立的方向发展,特别侧重于学生的学。其学习观如下:
(一)学习的自主性
"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已有的经验、知识结构对新知识进行主动建构,而不是被动接受;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一方面要利用原有的知识结构同化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另一方面要顺应新知识,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通过自主学习,学习者进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二)学习的情境性
情境学习是在所学知识的真实的与应用的环境中,通过目标定向活动而进行的学习。通过多次进入重新安排的情境,使学习者形成背景性经验,从而掌握知识的复杂性及相关性,在情境中形成知识意义的多方面建构。
(三)学习的社会性
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对于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事物的意义并非独立于我们而存在,而是源于我们自己的建构。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经验基础、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到事物的某些方面。通过协作交流,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将更加丰富和全面,认知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更高水平。"协作学习"是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社会性建构,体现了学习的社会性。
二、多媒体网络教学应把握的三个关节点
多媒体网络教学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因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把握以下三个关节点:
(一)采用双主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同时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认为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因此,多媒体网络教学应采取既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双主模式。
(二)创设真实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活动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而且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建构。
1、创设符合学习者认知发展水平的情境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者,认知特点也不同。应仔细分析学习者的知觉、记忆、思维以及动机、经验、情感等因素,找到学习内容与学习者认知结构的结合点,在创设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学习情境时,用最符合学习者认知心理的外部刺激去促进他们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完成意义的建构。此外,所设情境应能把学习者的智力引向更高的发展水平。
2、创设尽可能真实的多样化情境
利用多媒体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创设逼真的情境,有助于调动学习者的所有感官和过去的经验去探索与解决问题,而只有在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才具有挑战性和现实意义。创设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征知识的多样化情境,将为学习者的探索提供多条路径,以便随机进入任一情境去学习, 促进知识的迁移。适宜的、真实的、多样化的情境,是进行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和随机进入教学的前提条件。
(三)开展"协作学习"
由于知识的复杂性,学习者不可能对知识有全面的理解;同时,由于情境中问题的艰巨性,学习者不可能完全独立解决,从而使面对面的或通过多媒体网络进行的"协作学习"成为必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协作"发生在整个学习过程的始终。学习者与计算机、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有着动态的信息交互。
三、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的原则
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不同,网络教学具有学习的异步性、信息的广泛性、评价的及时性和教学的交互性等特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了极大增强。但网络教学需要一些具体的设备,网络带宽以及传输速度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学生遍布各地而且起始水平参差不齐,这些都对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造成了影响,因此,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易操作原则
由于网络教学的主体(学生)对计算机及网络知识的了解存在很大差异,有些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可能比较低,因此在设计、制作网络多媒体课件时,一是操作步骤不要太繁琐,课件的使用不需要太多的预备知识,最好都以可执行文件的形式存在,使学生既可以在网上直接浏览,也可以下载使用。二是操作界面不要晦涩难懂,操作按钮要清晰易见,提示信息要详细、准确、恰当,不能让学生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应付如何操作上。
(二)、形象化原则
良好的课件界面可以非常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往往还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进行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时,应想办法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灵活运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动画和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从听觉、视觉等方面加大对学生的刺激,促进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但在强调形象化的同时,必须突出"教为学"的思想,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这一中心,防止课件界面色彩、声像效果等过分浓烈,从而喧宾夺主,反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
(三)、模块化原则
从总的方面讲,在制作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时,要把它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统筹计划,整体考虑。但在具体制作时,则要分步、分块实施,也就是把每个教学科目分解成数个模块进行设计、制作,而后再连成一个整体。这样做具有两点好处:一是便于分工协作,既能提高课件的制作质量,又能加快课件的制作速度,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完成课件的总体制作。二是便于课件的维护、修改、扩充,因为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学生的需求也日益增多,要想保证课件适应教学的需要,就必须经常更新。如对课件进行模块化设计,在维护时可以直接对某一需要改动的模块进行修改,从而能够有效降低课件不断更新所带来的麻烦。
(四)、小型化原则
由于网络教学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递教学信息、答疑解惑,网络的带宽和传输速度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实施。在网络带宽和传输速度一定的情况下,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大小对教学将具有较大的影响。如果课件体积过大,势必传输速度较慢,影响浏览与下载。为此,在制作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时,一方面要减小课件体积,对课件的容量加以规定,使每一个课件都不超过规定的大小;另一方面,对较大的课件可以分割成若干小的模块,分别制作并建立链接,以此减小课件的体积。
(五)、网络化原则
这里的网络化主要是指,各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不能仅仅局限于独立使用和完成某一单一的任务,而是要连成一个整体,形成四通八达的网络,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空间,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这样,首先,各教学科目之间要进行链接,使学生能够在多学科之间自由转换,提高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在每一学科内各知识点与资料库之间建立链接,使学生在学到某一知识点时能够找到与之相关的各类资料,有利于从多个角度理解所学知识。
(六)、智能化原则
这一原则主要是针对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Intelligence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ICAI)的发展而提出的。ICAI是一个涉及计算机科学、教育学、认知心理学的复杂知识系统,其主要特征是:能够动态生成适合于个性化教学的内容与策略,向学生提出学习方法及学习内容的建议,向教师提供教学重点、方式、测试重点、方式、题型的建议等。目前,ICAI还处于研究阶段,在进行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制作时,应时刻关注并尽量应用已经成型的ICAI技术,提高课件的智能化程度。
四、网络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网络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以教学内容为依据
课件,泛指一般教学软件,是根据一定教学目标表现特定教学内容、反映一定教学策略的多媒体应用软件,它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多种表现媒体综合起来而形成。内容决定形式,课件质量的好坏,本质上决定于课件所呈现的知识技能、所引用的专业术语是否正确,所涵盖的深度与广度是否恰当,呈现顺序是否合乎逻辑,是否具有可读性,难易是否适中等等,否则,课件设计得再好看,也不会起到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我们在多媒体课件设计时首先应考虑的应是教学内容,找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然后才去考虑如何选择恰当的教学素材,如何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教学过程在计算机上进行实现的问题。当然课件设计的本身也不能忽视,如果是照本宣科将课件设计成了电子图书,那么就违背了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初衷了。
(二)、网络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 
网络教学中任何人都可以参加在线教育课程,而他所处的地理位置,他的年龄和身体条件或他的工作安排则不会成为限制条件,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访问教学材料库,很方便的复习过去所学的课程,更新自己的技能或者从不同的教学方法中选择对自己最有效的类型。教学课程可以根据每个人的需要进行定制,以使得每个人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学信息。
(三)、网络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应以教师群为主体 
实行网络教学的最大好处之一就是共享资源,表面看来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而事实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件是科学、艺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从目前情形来看,高质量的课件往往是由一支规模相当的队伍协同完成的,队伍构成包括教育专家、音乐美术人员、程序设计人员等,作为教师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大多学校都是靠个别教师或几个教师独立完成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这种开发方式的结果只能是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开发出来的大多课件质量低劣,根本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在设计课件时,如果能充分发挥该门课程的所有任课教师及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发出集大家的智慧、经验完成的课件,在教学中理所当然会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四)、网络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开发成Web模式 
当前,计算机网络为网络教学提供了硬件和软件基础,基于WWW的课件是远程教学的主要形式,但我们应该看到这种课件(Web课件)在局域网上的使用是大势所趋。原因有三:一是多媒体课件如果大量采用多媒体素材,如视频、3D动画、图形、图片等,往往需要占用较大的磁盘空间,要求运行的计算机有较好的配置。如果将这种课件直接放在网上运行,当前计算机网络带宽难以承受,运行速度会极慢,大大影响教学效果,而WWW能把各种媒体天衣无缝地集成起来,不仅提供图形界面的快速信息查找,还可以使用同样的图形界面与互联网上其他服务相连接。二是Web课件的最显著特点是充分利用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性,即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学生之间的合作,突破了一般的教学课件中人与软件系统之间交互的限制,更加接近面授的效果。三是Web课件中大量使用超链接,更加符合人们联想学习思维,通过精心组织,既可以考虑各学科Web课件的整体性,又能照顾到各Web课件之间的关系。
结语
当前,多媒体网络教学在各地蓬勃展开,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的一个热点。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历经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之后的进一步发展,为教育技术带来了革命性影响。如何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多媒体网络教学课件的制作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本文对这一问题作了浅显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周旭,江福西,建立多媒体教学网络信息库,中国电化教育,1999,03
〔2〕余胜泉,何克抗,基于Internet的教学模式,中国电化教育,1998,04
〔3〕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五期
〔4〕祝智庭,《多媒体CAI课件设计与制作基础》,1998年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