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发挥教育对未来的选择功能--我的未来教育观
单位:桑新民时间:2003-11-06浏览次数:
 1983年,邓小平同志在我国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之时,便以战略家所特有的远见,将眼光投向了教育。在急剧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对未来负责的政治家必然关注教育,而从战略家的广阔视野中关注教育,则必然关注教育与社会发展的未来。小平同志提出的 “三个面向”,核心是面向未来。“把发展教育的参照系由现实转向未来,这是我国教育发展中的重大战略转变。这一转变势必要求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教学内容和手段方法等都随之进行相应的规范转换” ,所有这一切,显然都离不开科学的未来教育观指导。

    未来研究中的三种声音
    人类思想舞台上对未来的想象和预测由来已久,所反映出的未来观也千差万别,有的憧憬未来,有的恐惧未来,形成多姿多彩的未来观。进入20世纪以来,这些不同的未来观发展成为系统化的各派未来学理论,并由此引发出当今未来研究中旷日持久的文化纷争。二十世纪后半叶未来学研究在全球的广泛开展,不仅是社会以越来越快的加速度向前发展之客观要求,而且是人类预测和创造未来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之鲜明标志!
    然而,人类对未来的研究、预测和把握,要比对现实或历史的研究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和难度。当代未来学家之见解五花八门,但归结起来,始终存在着三种不同声音的论争: 
    第一种是乐观派,他们强调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并将其发展的前景看作是无限广阔的。这种观点自工业革命以来一直占统治地位,但近年来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冲击和挑战,市场逐渐减小;
    第二种是悲观派,他们对西方工业文明及其“社会病”展开了深刻的反思与全方位的批判,其代表作是1972年罗马俱乐部震荡了整个世界的报告《增长的极限》,20多年又过去了,这种未来研究中的悲怆曲调不仅有增无减,而且对社会心理的震撼越来越广泛、强烈;
    第三派主张运用辨证思维研究和把握未来,这种未来观既反对盲目乐观的唯意志论,又反对一味悲观的宿命论,而主张积极地面对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各种矛盾与曲折,在矛盾的不断解决和不断深化中,自信地开创充满更加复杂矛盾运动的人类未来,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

    教育是人类选择与创造未来的有效途径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神经系统”,是该民族继承传统、开创未来的纽带与桥梁。在科技与文化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人类不仅需要预测可能出现的未来,而且要努力创造更加符合人类需要的未来。在这种积极的未来建设中,教育将大有可为。
 当代有远见的战略家们不仅期望教育满足个体与社会的现实需求,而且希望教育能参与解决当前与未来困扰人类的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培养出能适应和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代新人。如果说今天人们的生活空间已经打破了区域性的界限而走向世界,那么教育当然要培养广泛的全球意识;如果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单纯靠经济、政治、科技均难以打破这种现实的困境,那么,一种可能的选择在于首先从教育领域打破这种不平衡的恶性循环。当前许多国家已在学校中开设出一系列未来学课程,传播和塑造新世纪的文化价值观念和适应未来社会的品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许多有远见的国际组织和国家领导人都将改善贫困落后地区的教育状况作为解决当今世界性问题、创造世界未来新格局的一项战略选择。
    未来不是命中注定的,而是由人类创造的。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未来又是可以选择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科学地预测和把握教育的未来正是为了创造和选择更符合人类理想和需要的教育世界的未来。教育不仅创造着自身的未来,而且孕育着未来世界的创造者,这一特点决定了在对未来的选择与创造中,教育负有特殊而重大的使命。今日教育塑造出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明日世界的风貌。可见,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在于通过对未来社会创造者的培养而架设起由现实通向未来的桥梁,这正是教育对未来社会的选择功能。因而,当今世界的教育改革应被看作现代人参与未来社会选择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只有用这种崭新的教育价值观念武装我们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头脑,才能从思想路线的深层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

   让教育伴随时代的脉搏跳动
    随着21世纪的降临,人类正以惊人的速度走出工业文明,步入信息时代。这是对整个国民素质的严峻挑战!迎接挑战的一条重要对策就是必须明智地选择和确立符合时代要求、适合中国国情的基础教育观念与模式。
20世纪90年代初,当多媒体计算机刚刚进入高校的殿堂时,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教育哲学和未来教育研究的学者,我预感到:一场时代的变革将在教育中发生!经过反复思考,我写了下面的观点:“人类步入以计算机为标志的信息时代,不仅是一种技术的更新,而且是一种文化的变革……教育科学与教育艺术在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上的新的综合,将彻底改变千百年来以教师讲授、课堂教学为基础,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使教育完成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历史性转变,实现教育中人力、物力资源的多层次开发与合理配置,从根本上解放教师的生产力和师生的创造力。” 我深感到,这不仅是一种学术的追求,而且是教育工作者的时代使命;同时我也深感到,要使这一观点能为更多的人所接受,必须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领域,但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又总是滞后的,这是一个令社会难以容忍的二律悖反!将近十年过去了,世界走向信息时代的步伐比人们的预料要快得多,教育信息化的浪潮更使相对稳定、具有较大惯性的基础教育目不暇接。教育信息化是一个高投资、高风险、高效益(在决策和管理科学化的前提下)的教育发展新领域,需要专门规划和组织实施,同时又贯穿在教育系统每一个环节的现代化建设之中,不仅成为其它部门规划发展的新视野,而且是教育系统每一个环节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显示标志,更是教育现代化整体发展水平的显示标志。
再过十年,教育会变成什么样?这个问题现在就必须认真思考!因为教育的未来是由人来选择与创造的,确立不同的目标,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未来学家埃利亚德的观点是正千真万确的:今天你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

    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战略抉择
    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信息化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的 三大主题。但从全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现状来看,三者之间缺乏相互联系与协调的整体发展战略规划。
基础教育信息化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正确选择与规划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模式,显然是当前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基础教育信息化绝不能变成游离于现行教育教学过程之外的一种投资行为和硬件、设施建设(这是目前许多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中普遍存在的误区,并导致十分紧缺的教育资源之巨大浪费!)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整个基础教育现代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最根本目标应能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现行教育系统进行全方位改造,从而大大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培养出能够适应数字化生存环境的新一代公民,并尽可能缩小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的“数字鸿沟”。 
     要使基础教育信息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必须采取科学的规划原则,确定战略重点。总结目前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正反两方面经验,特提出“一个跟进、四方面超前”的基础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原则:
“一个跟进”是指基础教育系统以外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如校外光纤、网络带宽等),只能跟随区域信息化的整体步伐前进,这是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制约因素与边界条件,不顾客观条件盲目发展,势必造成教育信息化的浪费与低效;“四方面超前”是指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决策管理系统、教学指挥系统和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教育信息化试验基地建设、干部与教师培训这四大关键环节(我们可以将这四者形象地称为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左脑”、“右脑”、“细胞”和“心脏”),必须作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四大战略重点,加大投资力度和建设速度,创造出一系列超常规的政策和体制,超前发展,这样才有可能占领制高点,取得基础教育信息化全局发展中的重大突破。
    战略重点之一:基础教育决策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
    教育决策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司令部,也可称之为“左脑”。各级基础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信息化建设必须超前发展,建立从上到下的基础教育管理信息网络,运用智能化的信息反馈数据库系统,不仅可以推动教育决策管理科学化与效率,更主要的是能使我国广大基础教育决策、管理者率先感受和体验数字化生存方式和信息化教育时空,促进领导者的观念更新和干部整体素质的提高。 
     战略重点之二:基础教育教学指挥系统和教育资源信息化建设
    各级教研机构(教研室)是教学的指挥系统,对教学质量负有重大责任,也可称之为“右脑”。基层教学指挥系统和教研体制一方面必须与现行教学体制特别是考试制度相适应,另一方面教育信息化的强大潮流推动了新教学模式的发展和创新,这使基层教学指挥系统面临许多两难选择。从目前全国的情况来看,“右脑”在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明显滞后!各级教研组织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对现行教研室的信息化改造,创建一支能够适应信息时代挑战的教研队伍,形成相应的体制和运行机制。由于教学指挥系统和教学研究是一项极其复杂的教学业务工作,而且传统教学模式在短期内不可能实现彻底变革,因此各级教学指挥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要采取两头并进的方式:一方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武装和改造传统教研模式,提高其在现行教育体系中的效率和功能,尤其要把正在部署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同各级教研室信息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创建“虚拟教研中心”,推动和促进新教学模式在教育系统中的发展壮大,并依托虚拟教研中心加快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和发展。网上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应该打破信息封锁,实现全开放式的教学资源开发和整合,最大限度的减少重复开发。
    战略重点之三:基础教育信息化实验基地建设
    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教育信息化最终要落实在基层学校,落实到课堂上,落实到每个教师的教学和每个学生的学习上,因此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在学校、在课堂,这是教育信息化的“细胞”。当前迫切需要探索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型办学体制、新型教育管理体制、师生的活动方式、新型学习、教学模式与新的教室环境、教育评价模式、新型师资培训方式,由此推动教育与教学的整体改革。所以必须加强教育信息化实验基地的建设,突破一点,取得经验,逐步推广。
    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左脑”、“右脑”和“细胞”这三大战略重点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任何一方的滞后都会成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瓶颈”,而三大战略重点的协调与超前发展,则必能带来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全局性突破。
战略重点之四:基础教育信息化干部与教师培训
    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人,没有一支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干部与教师队伍,是不可能完成教育信息化重任的。随着人们学习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教师职前职后教育模式正面临严峻挑战。必须探索信息技术教育教师培训新模式,创造一系列优秀培训课程、资源、经验,才能适应教育信息化日新月异的新局面。显然,提高教育行政干部和广大教师在数字化生存新环境的基本学习与生存能力,这是使巨额投资的教育技术设备获得“生命活力”的“新鲜血液”,而高水平、高效率的干部与教师培训体系,则是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心脏”。
    以上这四大战略重点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四者协调发展才能保证区域教育信息化的高效率。

    推动学习方式的历史性变革
     在21世纪世界舞台的激烈竞争中,人类将实现学习方式的历史性变革。为了更深刻地理解这场变革的意义,需要对学习方式这一范畴作出明确的时代界说。 
    学习方式是同生产方式同一层次的范畴。但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狭义地理解和运用学习概念,把学习窄化为文化知识的学习,至使对学习活动的研究局限于教育理论界,未能从更广阔的哲学和人类学层次上研究和揭示人类学习活动之特点与发展规律,因而也就不可能提出和研究学习方式这样的哲学或教育哲学范畴。进入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加速度发展和知识的“爆炸”,人类的学习活动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至使心理学、社会学、脑科学乃至经济学等纷纷加入到研究学习的行列,从微观到宏观、从历史到现实不断深化着人类对学习活动及其演变发展规律的认识。当前迫切需要从更高的理论层次上综合与概括各领域对学习的研究成果,并以此为指导,提高人类个体乃至整体的学习能力与学习质量、效益,使之与正在迅速降临的信息时代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相适应。由此可见,对学习方式的研究已成为具有时代意义的重大课题。
    如果我们从广义的理论视野中理解和运用学习概念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类的学习活动同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一样,都属于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没有物质生产活动,人类显然无法生存发展,但人的生产能力决不是依靠生物遗传所获得的本能,而是在后天习得的,正是依靠这种广义的学习活动,人类个体和社会才能世代相传,也才有可能继承前人的成果,以越来越快的加速度向前发展。长期以来,由于人们仅从狭义的文化知识学习来理解和运用学习概念,结果把学习仅仅归属于人类的认识活动,忽视了学习活动的本质特征。其实,学习是人类自身再生产的社会实践活动,正是在广义的学习活动中,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才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发展自身的人类学习能力同改造外部世界的人类生产能力(生产力)共同构成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动力和源泉。对生产力的重要地位,现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早已作出深刻而全面的论述,并已唤起决策者乃至全社会对发展生产力的极大热情与关注;然而,对于人类学习能力的重要地位及其与生产力的关系,不仅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而且至今尚未引起社会各界足够的重视,这可能正是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始终得不到落实的认识论根源和社会根源!这在以改造外部世界占主导地位的工业文明时代如果还能原谅的话,那么在以开发人的创造力占主导地位的信息时代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生产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因此需要用生产方式这个范畴来揭示不同时代生产内容与形式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的规律;学习同样是一个历史的范畴,而学习方式正是揭示了不同时代学习内容与形式的特点,有助于我们从总体上认识和把握人类学习活动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生产方式是由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的,而且受到作为生产力之物质基础的生产工具制约,由此揭示生产方式演变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规律已成为理论界的共识;学习方式同样要由学习能力发展的水平决定,而且受到学习活动之物质载体和物质手段制约,椐此,我们可以从历史的纵向考察中,揭示人类学习方式演进发展的不同阶段:
    文字是文化传播与学习的重要物质载体。在文字产生之前,人类的学习活动只能通过直接经验和依靠口头语言或体态语言传递的间接经验进行,这显然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文字产生之后,人类世世代代积累的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借助文字形态得以保存和传播,而且经过不断研究和总结越来越系统化、理论化,由此不仅突破了文化传播的时空障碍,而且使人类的学习活动以越来越抽象、间接的方式进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人类的学习活动本来是同生产、生活融为一体的,正是由于文字的出现,才使学习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并逐渐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活动领域和活动方式。椐此,我们可以将文字的产生看作人类学习方式演变发展中的第一个里程碑,至此才出现了狭义的文化学习形态。
     使这种狭义的文化学习形态获得加速发展,并成为近现代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学习方式,主要得益于印刷术的产生,尤其是活字印刷技术的发展。因为仅仅依靠手写的文字,绝不可能实现文化和教育的普及,只有当印刷体书谏缁岢稍敝泄惴捍ブ保烈宓奈幕靶翁庞锌赡芷占埃獠唤龃蟠蠹铀倭丝蒲幕拇ニ俾剩掖蟠筇岣吡烁鎏迥酥琳鋈死嗟难澳芰ΑiТ耍颐强梢越∷⑹醯牟醋魅死嘌胺绞窖荼浞⒄怪械牡诙隼锍瘫?lt;BR>     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将使人类走出工业文明,步入信息时代,也必将使人类的学习方式从印刷时代跨入信息时代,人类的智慧将会创造出与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相适应的一整套全新、高效的学习模式,从而大大提高人类个体和整个社会的学习与创新能力!毫无疑问,当代信息技术将成为人类学习方式演变发展中的第三个里程碑,我们这一代人将亲身经历并直接参与这场人类学习方式的伟大历史性变革!这场变革将使学习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生活、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使每个公民的学习生活质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现代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志!

    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习生活质量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充分表明:中国教育必须下决心超越以教师满堂灌输,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传统教学模式,倡导和培养学生自主与协作学习能力和习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由此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师生的学习生活质量。
    学生的天职是学习,从小学生到大学生,每天最主要的精力都花在学习上,然而,有相当多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学习,学习效率很低,有些学生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
    教师有各自不同的专业,但各专业教师共同的使命则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然而大多数教师把所有精力都花在研究和传授专业知识上,很少教学生如何学习,甚至不知道应该在研究学习上下功夫,以至连自己都不知道如何高效地学习!
    学习是教学的基础、教育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效果最终必须落实到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上,但在以教师灌输为主的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支配下,现在许多多媒体教学都变成黑板搬家和教科书搬家,结果从“人灌”发展到“机灌”,违背了教育信息化的初衷!
    这三个惊叹号应该引起教育实践和理论工作者的深思,从中不难看出现行教育种种弊端的根源,也深刻地反映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难点与重点。
    教与学的关系,是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回顾二十世纪西方教育研究与实验的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极其重要的转向:从教的研究转向学的研究,并且已经在对学生学习规律的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重大成果。尤其重要的是: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与对学生学习规律的研究成果相结合,正在创造出各种高水平、个性化、高效益的崭新学习模式,如何尽快适应和驾驭这种新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模式,已成为当今世界舞台上一场最激烈的竞争,正是在这样的教育观念指导下,美国在1994年给教学技术的“新定义”中把教和学统一起来,把现代教育技术的立足点牢牢扎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在概念的定义中没有出现教这个概念。对此,有必要作一番理论探讨。在当代教育哲学的视野中,教与学是内在联系不可分隔的统一整体,其立足点只能是学而不是教,因为教师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优秀教师之所以教得好,关键在于不仅能让学生学起来、学进去,而且能使学生学出兴趣、学出滋味,学得生动、活泼、主动,这实际上是把教师的教融化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了。总之,教是手段,学是目的。因此需要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不能只设计知识结构和讲授结构,而且应该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环境。班级授课制尽管主要是由教师来讲授,但绘声绘色、出神入化的讲授过程能把学生引入知识的殿堂,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显然,成功教学的关键在于通过问题和情景的创设,调动起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最好是激情)、主动性(知识之内在逻辑的魅力以及知识对学生当前和今后发展之价值的吸引力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最重要的法宝)。
     以语言和抽象概念为基础的传统课堂讲授模式,其形式本身显然有很大的局限性,甚至有不可逾越的障碍,最大的障碍就是容易使教师陷入自我表现、表演的误区。而多媒体与网络教学环境最大的优势,正在于找到了超越师生之间言语、概念障碍的成功之路!教师自我中心化的言语和思维方式,是教学失败的最主要陷阱,而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精心创设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跨越横在师生之间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理解中的鸿沟,这正是多媒体教育环境比以往单纯用语言、概念教学的优越之处,但语言、概念并没有被抛弃,而是起到画龙点睛之妙用,当学生理解之后,及时运用层层深入、步步抽象的语言、概念加以引导(最好是让学生自己找到表达其理解,总结、概括其升华之认识的语言、概念),这才是成功的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设计之要诣与诀窍!

    把“三个世界”的学习经验整合起来
    在教育信息化热潮中,很多学校热衷于买电脑、建网络教室,一位中学校长曾兴奋地告诉我,他们实验班的学生每人都配备了一台电脑,他们似乎认为:未来最好的学习模式就是在网络与屏幕上学习。这完全是一种误导!
    我认为在信息时代新型学习与教学育模式的探索中,必须把“三个世界”的学习经验整合起来,促成三者的有机结合。在以往的教育中,学生始终生活在两个世界的学习时空环境中,一个是经验世界,另一个是语言文字的世界,而且现行教育模式使这两者越来越脱节,也就是我们所批评的理论脱离实际。当代信息技术正在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虚拟现实世界,这第三个世界应该成为沟通前两个世界的重要桥梁。我们的许多实验研究表明,网络和屏幕既不能代替经验世界中的学习,也不能代替语言文字世界中的学习,例如学生在屏幕上看文字,不仅不舒服,而且记不住。当代世界各国网络教学发展中的经验教训揭示出:把网络教学的探索仅仅局限在多媒体和网络上是注定要失败的,而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所创造的虚拟现实教育之独特优势,引导和促进学生在经验世界和语言文字世界中学习活动与学习经验的整合,不断促进和提高学生在“三个世界”中学习的自主性、协作性和创造性,这才是成功网络教学模式的奥秘之所在。比如美国许多网上教学的成功个案,都是在网络上提出和设计研究课题,指导全国各地的师生在现实生活和文字资料中进行探究性学习,然后利用网络进行跨时空交流,综合各方面的信息,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在信息时代的学习与研究能力。
    从学生的健康和学习效果两方面的结合来考虑,我认为学校有必要对学生在屏幕前学习时间的总量加以控制,我们的研究和体会是,中小学生每天在屏幕前学习的时间一般不宜超过三个小时。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绝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教育、技术、艺术三大领域有机结合的统一整体。如今,现代教育技术正在步入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主体的新阶段,不仅科技含量大大提高,而且人文背景迅速扩展,这对现代教育技术使用者的素质是极其严峻的挑战。从社会现代化的广阔视野来看待技术,技术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是“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危害人类,尤其在以培养人为对象的教育领域,对技术的应用必须慎之又慎,切不可盲目乐观,要充分估计到现代教育技术可能对教育产生的负面影响,并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以上分析充分表明,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之重要性。早在二十五年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的著名报告中就反复强调,必须从教育改革出发来考虑教育技术的运用:“如不检修整个教育大厦,我们就不可能从教育技术中得到好处,问题不仅是从外部使教育现代化,不仅是简单地解决设备问题,为运用这种设备并把它穿插到传统教育活动中去制订出计划,而是要系统地运用一切可能获得的资源,来发挥个人在获得与运用知识的方法方面所应有的科学精神。目的是要把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教育技术尽可能完善地协调起来,以避免经济上与财政上的浪费。教育技术绝不是强加于传统体系上的一堆仪器,也不是在传统的程序上增添或扩大一些什么东西。只有当教育技术真正统一到整个教育体系中去的时候,只有当教育技术促使我们重新考虑和革新这个教育体系的时候,教育技术才具有价值。” 

    让教育的梦想成真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每一位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梦,如何使梦想成真呢?必须想尽各种办法使子女受到最好的教育——从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到现实中的巨款择校,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然而,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呢?这只有去请教教育家。
    两千多年前,中国教育的先圣孔夫子主张“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弟子不同的资质,给予不同的启发、诱导和教化,使其各个成才。遗憾的是,这种美好的教育理想在中国封建社会越来越僵化的科举制度中被扼杀了。
    五百多年前,中国人发明的印刷术传到西方,并引发了西方教育的革命,印刷体书籍的出现不仅推动了教育的普及,而且形成了印刷时代以教师传授灌输知识为中心的班级授课制。从理论上倡导和推动班级授课制的西方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撰写的被称作西方教育圣经的《大教学论》扉页上,写下了他的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遗憾的是,教育家的美好理想至今不仅没有实现,而且不可能实现,因为工业文明、印刷时代只能产生流水线、标准件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越分越细的学科知识重压下,在越来越机械的标准化考试指挥棒驱赶下,教师和学生哪里还会有闲暇和愉快呢?!在整齐划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最倒霉的是两头的学生:好的学生总是“吃不饱”,差的学生总是“跟不上”,不仅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可怕的是使他们产生了许多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状态。严重异化的教育现实从反面向人们揭示出:最好的教育只能是最符合每一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需求的个性化教育!然而,这种美好的教育理想在工业文明、印刷时代是不可能实现的。
    如今,人类正以比想象更快的速度走出工业文明,步入信息时代。教育信息化这一强有力的杠杆,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整个社会教育的面貌日新月异!
    究竟什么是教育信息化?其内涵、外延和主要标志又有哪些?这显然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深入的探讨。但有一点是必须明确和强调的:教育信息化绝不能变成游离于现行教育教学过程之外的一种投资行为和硬件、设施建设,更不能用新技术把教科书和黑板搬到屏幕和网络上,强化灌输知识和标准化考试的现行教学模式,而必须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现行教育系统进行全方位改造,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教育时空,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信息的海洋中选择最适合自己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的学习与发展方式,充分展示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潜能,从而大大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在此,我们可以畅想一下今后10至20年中国教育信息化总目标的宏伟蓝图:在全国建成高度现代化、信息化的城乡教育新体系。利用相互融通的电信网、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和数字卫星视频系统,创造一个覆盖全国城市、乡村、山区、海岛的高速、宽带、交互性、智能化的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网络;每个学校、家庭和个人都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条件与需要的上网方式,包括用遥控键盘操作的电视机、多媒体计算机、掌上电脑和可视电话等;网上有各种模式的虚拟大学、虚拟中小学、虚拟幼儿园、虚拟图书馆、实验室、博物馆等,每一个学生不仅可以选择最优秀的教师和教材,而且可以参加同科学家、艺术家的对话,还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选择最理想的学习伙伴;这些丰富的教育资源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室的面貌、学校的面貌,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课程的概念、教学的概念、考试的概念,这种变化的总体趋势是使教育变得更加人性化、个性化、终身化—— 比如,小学生的课程变得更加游戏化,孩子们可以通过参加跨时空的旅游活动,高效率地学习历史、地理、生物和语言文化,并可通过扮演一个历史人物来体验和培养各种书本中学不到的综合能力……大学的课程则包含了越来越多的探索性、研究性工作成分,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培养和提高了能力,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各种发明家、艺术家在大学生甚至中学生中不断涌现;人工智能支持下的考试系统将专家评价与自我评价有机地融为一体,使考试贯穿在学习过程和创造过程之中,真正实现了考试的及时反馈功能和诊断、激励功能,使考试成为每个学生最好的学习伙伴;每一个不同背景、年龄、经历的学习者,都能充分享受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优质高效的近程或远程教育服务体系,北京、上海、广州等成为全球教育信息高速公路上的重要枢纽,教育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 这样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终身教育体系孕育出一批蜚声海内外的信息时代教育家、教育管理家和优秀学生,造就着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新一代龙的传人!
    全社会共同努力,使中华教育的梦想成真!

    在千年史册上谱写中华教育新篇章
    人类纪元史的第三部千年史册已经展开,中华民族如何在新世纪的大背景和大舞台上规划和创造教育的未来?
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的教育走出了近千年科举制度的牢笼,借助西方文化教育的拐杖,历经重重磨难与坎坷,步履蹒跚地迈向现代社会与现代教育。20世纪带给人类的既有欢乐又有痛苦,20世纪带给教育的既有辉煌又有误区。值得庆幸的是,在改革开放的潮流推动下,中华民族明智地选择和确立了“三个面向”和“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在具体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进程中,教育界面临各种困难和重重阻力,致使广大教育工作者充满“忧思”。 教育的忧思并非坏事,不仅反映了教育工作者的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而且有效地唤起了广大公众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关注和参与。不过,仅有忧思是不够的,必须用更加积极的教育未来观影响、感染和指导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公众。这就需要用哲学的睿智去穿透和化解历史的二律背反,从多层次、多角度进行批判性思考,打破思维中的各种定势与禁锢,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超越自我、超越时代,在新世纪教育改革的世界潮流中,展示中华文化教育所特有的风采与魅力,开创一个更加惊心动“千年王国”!

附件下载